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师风采>> 正文内容

情系诲海 笔墨杏坛——记锡林浩特六中语文教师牛明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仍然保留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课上老师激昂讲授时的经典之句。虽已毕业,老师的饱学与点拨一如既往地影响着我。仍记得老师对于我的期待和信任,记得老师曾经的书信与短信,也还记得赠予的字典、球拍与钢笔,这是我的幸运,是一辈子的老师,也愿是一辈子的朋友。”
    这是锡林浩特六中毕业生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在读博士李洋龙回忆高中时语文老师的文字。
    “要想飞翔,就需要漫长的等待。”
    这是一名曾沉于恋情的男孩至今还珍藏着的当年班主任悄悄递他的一张字条。
    这位老师就是锡林浩特六中语文高级教师牛明。
    作为教师,他深知无私是教师职业的本色,奉献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所以,他力求以模范的践行锻塑学生的灵魂品位,以精深的学问成就学生的修为内涵,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言行和智慧,辛勤耕耘,热血丹心。
    他所教的学生有来自农村,有来自城市;有的富贵,有的贫寒;有的聪慧,有的笨拙。对他们他都能一视同仁,一腔赤诚,从品德到人格,从智力到情感,从生活到学习,方方面面,撒播爱心,鼓荡爱意,以自己辛勤的劳作去滋润每一寸心田,以自己无私的奉献放飞每一束希望。
    “说到班任,他和我们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学习上,他是我们的师长,传我们学问,教我们知识;生活上,他是我们的好朋友,处处为我们着想。他对学生的好不仅限于一小部分人,他总是倾尽全力去关心每一个他所能关心到的人,所以他也受到了更多学生的尊重和喜欢。”
    这是一位从锡林浩特六中毕业现在在北京邮电大学读研的叫做孙建军的学生对他的评价。
    一位老师的成功莫过于就是收获学生对他的感动。
    牛明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恐怕源于在内心深处,他有一份对文化的追求,对精神的凝注。
    牛明在锡林浩特六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他所带的的班级无处不润泽文化神韵:
    定班名“立言”。取《左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中华民族自古讲究“立”,所谓“三十而立”,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立”讲的就是一个人要有担当,要有奉献,要有追求。从传统文化汲取资源,给班级起一个“立言”的名称,以此明志立心,确立学业上追求的目标,明确操守上秉持的根本。
    制一句宣言。“让这三年成为生命成为生命中的精彩!”,言简意赅,既是宣示,更是自励。
    定一个目标。“学习好,做好人”,与班名相映,和宣言相照,不务高,不趋下,切实明了。
    此外,像定德智目标,约法纪律准则班规,出“立言”板报,遴选每周主题词,确定班级阅读日,创作《翼世界辉煌》班歌,文化给每一个生命贮蓄富矿。
    如此营造氛围,引领精神,凝聚心气,导引情感,使学生在行动中养成行为,在负责中形成责任,在结果中获得体验,促成优良班风的形成和显现,推动优秀个性的促成和锻塑,建立起了融洽、美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育人效果。
    牛明老师讲课似乎也有与众不同之处。
    他以“打牢根基,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涵养性情”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追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吸纳知识,内化能力,涵养性情,塑造人格。他并不按部就班的直叙课本,更多的时候对语文这门课投入了很多的思考。
    “老师上第一堂文言文课时,要求大家每人买一本王力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老师首先要求大家自己查阅、学习课本上的文言文,告诉大家使用字典的方法,然后每人一句翻译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指出重点的结构、句式或词意,最后自己再翻译一遍把译文给我们。有时也会请学生到讲台去讲解文言文。比之直接照着译文学课文,死记字、词意的不同在于:我们以后可以独立阅读文言文从而承袭文化、历史和传统,直接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我们最终学到的不仅是考点而是学习的方法,不单单为应付考试而去背一些句式或字词。对于我来说,思考这种学习方法并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这是锡林浩特六中2006年优秀毕业生,现在在中科院读博的许泽楠记忆中的牛明老师的语文课堂。
    而2010年锡盟高考文综第一,现在在华中农业大学读书的李博一发现治学最重要的两点思维品质“质疑”和“独立思考”竟然源于高中时的语文课:
    “在老师的课上,也总会有一些观点:‘当创新成为口号,传统就最为可贵’‘历史从不可钦定,人是最历史的’……有时我会陷入思考,有时竟不能完成课堂的任务,一时弄不清楚也会找老师交流。这培养了我们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一个人没有这两点,我想就不能称之为拥有健全人格,而只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牛明的确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
    多年来,他一直在进行要素阅读教学的试验且取得一定成效。在语文教学中,尝试通过对文本中“情景事理”四要素进行“辨识感受”、“鉴赏品味”、“仿拟实践”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知背景环境、了解情感内容、熟悉线索思路、把握主旨思想。要素阅读教学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效率较高,效果明显。
    他还探索高考备考复习有效途径,讲清知识原理,针对考点,列举典例,精讲精解,形成个人特点,取得较好成绩。2009年高考所教学生张静媛夺得全盟语文单科第一的成绩。
    牛明在教学中,善于总结,勤于笔耕,适时总结,引申归纳,多有著述:
    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如《关于情景事理要素阅读教学》(《科教论坛》),《整体感知,局部探究,参评会意,圈点悟妙》(《科教论文精选》),《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神圣的耕耘》),《对语文教学意境的思考》(《科教研究论坛》),《从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看李白的诗歌》(《跨世纪理论与探索》),《漫谈“蒙太奇”与语文教学》(《现代中小学教育》)等。其中论文《红楼文化商业化论析》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他还先后主编出版了一些著作,如《神圣的耕耘》(远方出版社出版)、《科教研究新论集》(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上都文化研究》(内蒙古科技出版社)等。
    2011年由内蒙古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个人专著《午夜笔记》。
    多年来,牛明因为显著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许多荣誉:
    2004年被评为锡林浩特教学能手;2005年,被内蒙古作协、内蒙古现代教学研究会授予“内蒙古第二届‘春华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5年被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评为“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所带班级高三(12)班在被锡盟教育局、共青团锡盟委员会评为盟级先进班集体;200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优秀教师;2008年被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盟级优秀教学能手;2009年被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在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2011年被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锡林浩特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被锡盟教育局评为“锡盟名师”。
    “还记得高考前,高三10班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两句话的感触也越深。”
    这是一位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对牛明课堂的回忆,而“当时只道是寻常”
    何尝不是牛明对既往工作的心态。
    时代如潮,大浪淘沙,牛明不言辛劳,唯有百尺竿头,再做努力,一如既往,全心奉献,继续笔墨挥洒、倾情演绎在草原教育事业的这一片杏坛天地。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