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学管理>> 教学资源>> 正文内容

在继续发展节点上的教师专业化成长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7日 点击数: 字体:


    亲爱的同学,霍校长和他的伙伴们,亲爱的这个城市的外校的校长和各位教育同仁,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昨天4点钟从铁岭出发,上高速公路的时候遇到封路,所以非常急急忙忙的,加之心里着急,所以一下子人的情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就感冒了。好在刚才吃完的药,精神状态蛮好,就是声音差一点。
    我记起一名日本学生,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时候,突然一下子跪在地上,面向蓝天,他说了下面的一番话:他说我知道我的祖先为什么侵略中国了,因为它太辽阔了。我想很可能就是咱这片草原。我在飞机上俯瞰这片草原的时候和我坐在汽车上向我们这座城市进发的时候,我都在想,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内蒙古这片辽阔的草原为什么吸引着全国各族的专家学者奔它而来,因为它太辽阔了,太海纳百川了,它太想升华自己的教育了。我前些天,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草原特区核心发行字,这篇文章写在,它引起了国内很大的轰动,人民日报的“最新教育试点“这本书,都把它放进去了。各地纷纷来信称赞西乌市的教育建设,所以我就想到了那个日本人和我自己,所以我真情的参与到辽阔的大草原-我已经两次到西乌旗去了,2008开班的时候和去年2010年8月份专家进草原的时候,我都到那里去了。早晨我在看湖南师范大学 1969出生的一个博士生导师刘铁芳于是我就想到了,他那么年轻而且拥有了那么多的知识,所以我就浮想联翩,我今天要讲什么呢?大家刚才都知道我,我是从辽宁铁岭来的,铁岭市距离沈阳动车20多分钟,在香港的时候,讲学的时候,我说我从内陆小品王的故乡而来,2003年非典的时候,因为香港人不知道铁岭市是什么地方,不像大陆,都知道铁岭市比较大的城市。后来我一看是从哪来的是不合适了,他们不知道这个地方,于是我说,我今天的讲学,力争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念的百花深处向你们走来,从数以千计的中国教育名师的职业高峰的高处向你们走来,更从我执教36年的漫漫的文化教育苦旅的远方向你们走来。我今天讲的是什么,希望你们喜欢,好,现在掌声可以响起来了。
    我今天讲什么呢?我本来有20个题目,总计大概7个小时,后来呢,这个我们的朱副会长跟我讲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从中国教育面临的历史节点和节点的时候我们教师专业化应该怎么成长,对于我,你们可以回去查网站去,查傅东缨这几个字,就可以获得我的508文章和我的个人信息(缩略)。
    我是一个非常钟情于教育的人,钟情到什么程度,我不多说,我就说一个事情,有几次已经把我升职调动了,第一次调动我当文联主席,我没有去,我都没有去(缩略),因为我就想坐下来认真的研究中国的教育。有这种想法是在大学产生的,1963年8月份,我进入辽宁师范学院学习,在大学学习期间,受到一部苏联电影《教师》的影响,我坚定了从教的信心,感觉自己正确的选择了人生道路。另外我看了马尔连克的《教育思》,这本书使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艺术的美,它开导了每一个受到伤害的心灵,希望同学们都好好的看看这本书,我相信在今日的中国,一定会有人写出中国的《教育思》,这个人就是在座的诸位。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乡村当一名教师,我每天坚持学习,弥补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我工作日以5万字/天,休息日以每天10万字的速度进行阅读,即使后来当上了教育局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我推掉了一切杂事,力争不浪费一点时间。每日如此,无论是在飞机上、火车上或者其他什么地方。我阅读过的书籍大概有7000册,已经深深地打下了学术的根基。但是光有理论不行,还要不断的研究中国的实践,先后和祖国大江南北的2500多个校长面对面交流,整理了大概520万字的资料。我今年68岁,我的想法是“我激情的迎接每一天,我学习着充实每一天,思考着过着每一天,品味着享受着每一天”,我们大家也要抓紧时间,你不要抱怨,要奋斗,要努力。我的两个儿子受到我的家风的影响,也都小有成就,我觉得这样生活才有意义,这些额外的话语,看似多余,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个话语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在历史的节点上,教师成长的几个问题。我想说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看历史的节点。
    什么叫节点呢?一个人的生命是有节点的,中国的教育发展是有节点的。一个国家的发展是有节点的,节点是什么,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坐标点,具有转折性质的拐点,开创一个全新局面的始发点,在节点上面的人们要注意了,因为在这个节点上面事情、事物发展的特别迅速特别快,你贻误了一时,你就可能贻误了全局,你抢先了一步,你就可能先飞,你领先了一成,可能就领先了这个时代。特别重要这个节点,比如我个人我我的一些同事,回忆当年,我们就是比其他教师多读了几本书,等到机会来了,我们就能够抓住机会,成就自己。在平时多注重知识积累,同时注重实践,把积累的知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就是这样,马太效应我们都知道,为什么有的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越来越穷?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三五年过后差距却越来越大?就是有的人抓紧了。现在中国的教育处在一个什么节点上呢?
    一是教育大发展,中国的教育和80年代90年代相比确实大发展了,无论是政府的投入,无论是办学条件的迅速改善,无论是教育改革从轰轰烈烈正在进入扎扎实实,中国教育无疑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二是教育大迷路,中国的教育无疑进入了很大的迷路, 中国教育的迷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说叫做三丢,第一叫做丢了本质,丢了教育的本质,啥是教育的本质呢?教育与人至善,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杜威说,一切教育的精神目标就是精神人格,啥叫人格,就是人的性格、能力、品质的组合。而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呢?是生命消耗,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此这般的消耗自己的生命。这就造成了困境,一是情感方面的困境,孩子和父母有代沟,有隔阂,因为父母逼得孩子太紧了。孩子和老师有困境,老师太看重分数了,太不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早恋,和异性的情感,毋庸讳言,现在早恋都已经很普遍了,小学生都已经开始早恋了。前天我看光明日报,一个小学生为了自己的“爱情”绝食。汉中的一名女生的“遗书”中对自己的男友说“此生我不能做你的爱人,那我就要快速投胎,做你的女儿”,这种情感困境是十分严重的。                     
    所以说,这个情感问题,这个困境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感觉到。因为我有一个外孙子,在高中念书,开始我向他介绍,我跟他讲,我说“孩子,你一定不要恋爱”,他说我肯定按你说的做,我听你的话,结果到高三上半年一看,他就恋爱了,一旦恋爱上了,他就如火似水似的,那种东西来的时候,那简直没法办,他爸妈就跟他介绍,你要是恋爱的话咋咋地,他说“你们要是再逼我的话,我马上跳楼,别看我独生子女我也敢跳”,这回他俩都上我那去了,说要跳楼这孩子,我说那你就把他找来,我看看,我跟他说,你也别信我的,你个人再等一等,我把这个温度先降一降,别整到这个快沸腾的程度,你在思考思考我们的话对不对。结果他有一天看着那个女孩和另一个男孩在一起,他崩溃了,所以现在的第一个困境就是情感困境。
    第二个是理性困境,现在的孩子都缺乏理性,理性困境最明显的的表现网瘾,我来的前一天,黑龙江一中学的校长打来电话,问我:能不能知道陶宏开的电话,他说我的孩子上网,我已经没法办了。找到了陶宏开,发现也不解决问题,这个上网啊,就像毒瘾一样。今年4月1号,安徽宿县的一名15岁的少年,因母亲从网吧将其揪出,用电线残忍的将其母亲勒死,用尼龙带子装裹从3楼扔下,后又返回网吧上网。等3天后警方将其从网吧抓获之时,对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有悔意,却对网络游戏津津乐道。缺乏理性到如此地步,真真令人发指!
    第三叫做心灵困境,表现在没有志向,现在我们许多孩子你跟他谈理想,他觉得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现在的孩子没有理想。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思维游荡,灵魂漂泊,理想虚脱,心智疲软,是这样的一伙学生。中国教育的传统式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什么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关怀人的现实,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人的解放的精神。现在是只讲究知识至上,我又一次看公开课的时候,一名教师讲课到半路,呗校长打断说:你现在下去,下面由我来讲。这是什么,太缺乏人文精神了。今后这个教师还讲不讲课?这个校长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采取了错误的方法。中国教育协会会长福明远和我交流的时候,说她的小孙女在入学仅仅两天就被一名女老师命名为种子2号选手,而这名女老师在仅仅一星期的时间内就把5名学生命名为种子1号-种子5号选手,同时还命名了笨蛋1号到笨蛋8号选手,当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说:请笨蛋8号回答。这是什么,一入学的时候就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这还有什么人文关怀吗?这还有什么以人为本吗?
    第三个叫做丢了科学,丢了什么科学呢?按教育规定办事的科学,现在的教育还有什么规律可言吗》?学生起早贪黑,这恰恰正是表现了教育规律的违背。最重要的教育规律是什么?现在我提出了5大教育规律,这些教育思想若是能够作为我们教育实践的支撑,大家就能成为生强力壮的教育人了。
    第一大教育规律叫做课堂生本;课堂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智慧成长为中心。一定要教会学生自学,一定要教会学生自己思考,一定要教会学生自己领悟。一定叫学生自己去解决,一定叫学生自己去发现。最好的教育和教学就是激励教学,领悟教学。任何教师都不可能领着学生走一辈子的路,不能越俎代庖,中国的教育至今仍然没有从实践的层面上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更不要说怎样培养成大家。不这样做的老师,你的学生未来式没有发展前途的。这样的学生到了社会上,不是被别人同化,就是被别人淘汰。这样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个规律叫做人格全人化规律,或者人格健全规律。现在来说,一个人的成才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不让孩子某一个方面特别好,其他方面不行,前天早晨我在家,我看中央电视台关于神童的节目。但是这些神童后来都怎么样了?据调查,这些神童普遍人格缺陷。所以我们强调要人格健全。
    第三大规律,高境界成人规律。怎么样才能使得一个人成为高境界的人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优秀的思想品质,这是一个人和其他人,和客观外界相容的根本前提。2004年,昆明师范大学的马加爵,在4天的时间内,杀死了4名同学,马加爵实际上就是缺乏自信,也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第二个良好的心里素质,是一个人事业的根本保证。去年我在鄂尔多斯的时候,听说了这样的一个事情,一名高三女生,把考取北京大学当成了自己的生命,第一年落榜,第二年却又在考试前夕患上了重感冒。背负巨大的思想压力,割腕自杀。其母亲不能接受女儿死亡的事实,也上吊自杀。所以良好的心里素质,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胜利基础。第四个,健康的精神气质是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里素质的重要保证。
    第四个规律叫特色成才规律。就是顽强的兴趣和疯狂的追求所造成的特色,日本的木崔久义的《天才儿童的培养》里也讲了,怎么疯狂的追求,怎么顽强的投入那样的兴趣,所以说少年无兴趣,长大无特长,高峰带动低谷,这个特长要使你的高峰真正高起来。中国的特长教育做的还很不够,外国很好,到学校就要求我有什么特长,要求学校给我开哪方面的课,我想西方教育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未来会这样的。
    第五,叫做合理发展教育,一个人的成长是合力的结果,在学校来看,也是教师劳动的集体结果,就一个人来看,是家庭,社会,学校合力的成果,我研究的家庭,孩子在小学毕业之前,如果家庭缺乏爱,缺乏精神供养,这个孩子将来成不了人。社会包括亲戚朋友,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魏书生跟我说,他当校长的时候他说,我一点也不累,因为我有助手,我有270个助手,一个家庭有两个父母,135个孩子就有270个父母,这些都是我的助手,我跟他们联系在一起,再做工作根本不累,他每一天都过得很快活,读大量的书,每一天都在提高,所以家庭、社会、学校要结合在一起。中国的教育办啥呢?办差异呢。一个老师如何发现差异?发现差异、弥补差异、发展差异、再造差异、完善差异。
    第三个大问题德育,一个叫做德育边缘化,德育是给根基的教育。第二个叫做德育空洞化,我觉得没有成绩过不去今天,光有成绩过不去明天。第三叫做德育观赏化,给上级来看的。中国的教育是这样,造成 中国的学生问题更多,有些学生已经没有底线了,1987年12月21日,青海9岁的夏飞这个孩子,他妈他打了一下午把他打死了,7天以后,她自己上吊死了,死了以后留下份遗书,就是因为成绩没达到90分以上。2000年1月17号中午,金华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杀死了自己的父母。2008年10月,一个学生竟然杀死四个中国的教师,学生开始杀教师了,过去有过这样的事情吗?已经到什么程度了?怎么到的呢?中国教育的问题迫在眉睫。
    第二叫做道路在前,曙光在前,我们已经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提出了一个总的目标,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要把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还有两大主题,以叫做素质教育,二叫做以人为本。教育要改革创新,教育要均衡发展,教育要提高质量。要大面积出人才,而且要出精英人才。
    中国的教育也已经从历史的节点上开始起航。起航的过程中,我们该怎样?
    下面是中国教育的五大转变。
    中国的教育从量变走向质变。我们过去努力的建设学校,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入学。现在我们的要求是办质量高的学校。
    从一般化的学校到名优特的转变。这是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有了新的要求。
    第三、学校正在从卖方走向买方。学校从单纯授予学位,正在走向招徕优秀学生、老师。学生也是这样。所以中国的学生入学选择老师都在寻找自己最佳的着陆点。全国都是这样。最有意思的可能咱们在北方还没注意到,全国一个巨大的问题叫做弃考。我不考高考,我到外国去。在有些南方已经非常明显的开始了。2009年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是834万。这843万以外,有84万的学生到外国去参加高考了。2010年全国100万学生去外国高考。浙江,广东,上海,北京,毕业生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长去外国高考,特别是上海,上海是每年弃考的学生已经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这些人觉得北大清华不行了,在这里培养不出人才,所以选择到外国去。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在躲避中国的应试教育。
    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正在从指导者变成服务者。
    第五、学校正在从管理变成经营。广泛的开展办学效率研究。学校正在从管理走向经营。经营一所学校,研究一所学校的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研究学校的办学效果,研究一堂课的效益。
    以上是我讲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第二点,中国基础教育办学的五大变化。
    第三个问题,中国基础教育的三大特点:
    一是竞争白热化,这种白热化的表现是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学校和学校的竞争,教学组内教师和教师的竞争,班级和班级的竞争,特别是校与校的竞争更加明显,你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用什么方法来追赶你。
    第二,叫做差异列变化,校和校之间,人和人之间差异正在进行裂变,有的学校一个教学组的一个好的老师完全可以做这个学校的差的老师的老师,而且有的学生不够格,完全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所以差异列变化形成了很多问题,使有的学校门庭冷落,有的学校十分拥挤,
    第三,叫做教学中心化,最后一个叫管理精细化,启东中学的管理精细化到什么程度,每一个课件都排成课表,如果间操下雨,那就根据所排课表立即进入上课状态,衡水中学,一天六十多次铃声,将教师和学生固定在不同的地方。
    第四个问题,当前教学改革的前沿转变:
    我总结为五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叫做由道向法,道是教学的规律,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法则,法是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模式,教学的举措,我们正在把教育教学上理念的生产力转化为教育教学现实的生产力,方法是把理念和法则现实化,谁不能解决好课堂的方法,谁就会出问题,现在许多学校都从方法上突破。                   
    第二叫做由知向智的发展,中国古代孔子的教学就是有智慧的,不断用问答的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科举考试开始一直到科举制的废除,使中国的教学逐渐由智慧化向知识化转变,所以由知向智的变化是中国前沿教学的探索,智慧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叫做博闻强识的智慧,第二叫做举一反三,第三是能够在庞杂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第四是逆向思维,第五创新。       
    第三是由拙向巧的转变,巧的本质是智慧。
    第四叫做由身到心的变化。
    第五叫做由浅向深的变化。以上就是教学改革的前沿转变,转变总的是教育即成长。赫尔巴特讲,教育即准备,杜威讲,教育即生长,我说教育即成长。
    第五个问题,中国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挑战面前中国教师的差异。
    中国教师面临着以下问题:
    第一、中国教师面临着极其尖锐的人才竞争力挑战。第二、极其严峻的新课改挑战。第三、只是的能力比较低。第四、是不断的发展自我。
    下面我讲能力,第一是磁力,磁力是教师的知识,专业知识必须跟上,相关的文化书也要读,教学心理学管理学也要读。
    教师不对学生进行人格挑战。到下课还有30分钟。三句话,场上是对手,胜者有弱点,败者有长处。胜负是暂时的,友谊是长久的。一场争斗,三句话就解决了。艺术教育的头筹,是学生对你这堂课产生兴趣。像一个大磁石一样。
    第二,艺术教育额的表象是,选正确教育方法。核心是打造学生自学、资质习惯。
    第三,捷径是反思。怎样总结学生课堂表现。根基是对学生、学科热爱。心灵沟通。
    科研实际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科研就在身边。课题就是你身边的事,能不能开动学生大脑,调动学生兴趣。身边的问题最重要。身边就是课题,比如数学的错题问题、语文的作文。出现问题要解决,最后问题改过来了,科研小组开始评课、解决。一个老师一辈子都在解决问题,一辈子就是在攀登一个个高峰。科研成果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也可能是一个报告,总之,无处不科研。例如有一个校长,也在科研,一天工作排的很满。我一天睡三个小时,一本书天天在半夜写,54万字的一年写完。每天挤时间,回家就是我的时间。当时54万字,成了中国的马革联科。所以科研就是这样奋斗。例如黄冈中学,大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但第一抓集体备课,很高的标准。捆绑式发展。一定抓教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每一个教师都要有示范能力。辽宁一个大学附属教师,素质很高。
    能力就是非常能解决问题。
    三个能力:一是学习吸纳能力,学完后马上就能运用。反思是否能用到。听完后,马上思考,去记。脑子每天要用,功课每天都做。
    第二,实践创造能力。立足本校,博取众长,独辟蹊径,自成体系。
    第三,反思理解。一个人讲话快,说明反思快。皮革马利翁说,你以为一切都发现了吗?那绝对是假的。先进教育研究会,在做草根研究。我一直在思考,名师到底怎样打造。七八年成为名师。阳光可能就在阳光之后。成长是有捷径可走。其实,无非就是你在做的,是正确的,你每天做的一天就是别人十几天,你一年就是别人几十年。如胡锦涛的教师校长。她在讲述著述方面,出了20多本书。研究中外母语,40多国家,作比较。世界上都是唯一的。品德非常高,她完全把出书的稿费拿出来。这就是怎样成为名师,大家。
    名师素质的解构。今天我就把这个发现今天讲讲。名师素质的“2、3、3”理论。
    名师素质结构“2、3、3”理论。 
     首先,“2”是夯实两本。两个根本,要夯实。一是要有良好的师德、职业道德。第二,科学的理念是教师改革的根本。二者相得益彰。宛若树枝根。
    “3”是储备三力。以渊博的学识,是教书育人的根基。最基本的力量。二艺术的方法,是教书育人的魅力。三厚实的科研功底,是你的伟力。一辈子每个人都在这样。例如一个历史老师。就是在储备,在背诵,将要求学生的,也马上用到自己身上。拿自己做实验。
    “3”是磁力,课堂要有磁力。每一天表现出来的都表现三点,以教书基本功,教学能力是支点。教师灿烂的个性教师教态,那么一个专家型的教师就诞生了。
    再者分析理论:教师的师德是教学的根本,是教育生命的源泉。我有一个思想上的追求,想探索出一个有力中国教育进程的教育著作。一定要有思想上的理论,思想上的进步。看有没有思想上的进步。这是符和中国教师特点的。三大特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5个方面,知识、技能(观察学生的能力)、坚韧的心态、高雅的风采,教师语言。
    1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兴国。2有以人为本才能长寿。3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双赢。4只有教育挖潜才有质量。5 只有新课改才有精彩。6只有教育个性才有品牌。7,只有攻坚克难跨越。8只有大爱才有根本.9只有专业发展才有力量。
    以人为本理念 三期工程理念
    三、横向发展:
   1、打好终身乐学爱学善学的基础,领取一张提升终身生命的通行证。
   2、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领取一张附带通行证。北京一个女孩,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考了110分,平时都考130、140分,考完后,回家就跟父母说不能报考北大了,而且其他学校也不报了,父母通过其他渠道找到了人民大学的一位老师进行心理疏导,老师问了这个孩子三个问题,第一,这次考试得了110分,不会的问题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女孩说,是啊,对的话我就回答了。第二,你现在不会的,是不是一个常数问题。女孩说,我不会的问题这次考试全出现了。第三,你不会的问题在高考前发现好,还是在高考考试场上发现号。女孩说,那是高考之前好啊。老师说,那你还来找我干嘛啊?孩子听后,破涕为笑,回去之后就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3、打好办事交际的基础。所以,第一,要有强奸的体魄。第二,要有睿智的大脑。第三,要有创新的思维。第四,良好的习惯。第五,自信的心态是协调器。第六,勃发的个性,是生命的山峰。第七,澎湃的激情。
    以人为本非常重要。学校办教育,以人为本,教师教书,要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有三个方面,第一,尊重生命学。1、天地之间,人至尊。2、教师之道学生为至尊。《窗边的小豆豆》就是这样的体现。第二,发现潜能学。我们要坚信,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中学的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科目都是90分以上,他们的办学方法很特殊,都带有竞争制度。要恪守一个原则,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第三句话,坚持一个信念,态度决定一切。第三,催化人才。 要发掘孩子的潜质。以人为本还要有欣赏的眼睛,所以,越是差生,越要有欣赏的眼睛。
    再讲一个问题,教师的知识是磁力,是智慧的航空母舰。很多老师我们老师没有准确传授,怎样建立知识的井冈山呢?我提出三个五年计划:1、打造学科的井冈山。把自己学科前前后后都熟悉,让知识沸腾到100,但很多老师只到80。2、相关学科全部拿下。3、文理全面拿下。
    下面我讲能力。第一,知识是教师的资质。一个是专业的,和本科目教学相关的数目学到。最新的教学知识、方法、理念都要跟上。二是,相关的文化书要跟上。三是,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要跟上。一位老师提出了五个一,即一天至少上一堂精彩的课,一天至少找一个同学谈话,一天一定要解决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一天读一万字书,一天一个老师写一篇札记。
    要成为一个学习型教师,我提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经常读书读报。第二,学最好的老师,听他们的课。第三,经常上网,从网上获取新的知识。第四,多参加竞赛。
    以下我讲用艺术的方法获取自己的魅力。一定要让自己的每一个活动都有艺术性。艺术教育的筹头,是指学生对你这堂课产生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每堂课都产生兴趣,这个学生一定是人格很健全的一个人。艺术教育的核心,是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艺术教育的捷径,是个人不断的反思,即怎样使每一堂课都有艺术,怎样用最新的教育理念。艺术教育的根基,是对学科深深的爱。
    厚实的科研是重要的力量。科研就在我们身边,课题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每一件小事都是科研,解决身边的问题就是科研。学生问题搞科研,换座位搞科研,教费搞科研等等,效率非常高。把自己的问题思考出来,就是科研。1、集体备课,捆绑式备课,把课程备成一样 2、苦抓教师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永远不会下岗3、教师能力有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吸纳能力。第二,实践创造能力。即立足本校,博取众长,独辟蹊径。第三,反思能力。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下一篇:真情真爱真教育[ 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