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窗
教育服务
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12-07]
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写法[12-07]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一览表[12-07]
中国共产党25年5修党章[12-07]
校园资讯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举行2024年初一新生“阳光分班”电脑…[08-27]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开展新生应…[08-27]
同样的情感 共同的期待——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召开2024级…[08-27]
龙腾云海开新局 凤鸣高岗展辉煌——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08-27]
家校合作 共创未来——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高一级部召开家…[08-27]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在2024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中学生运…[08-27]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高一年级举行军训开营仪式[08-27]
学生也是教育者
“学生讲座”
在我们班,周一上午第四节“班队活动课”是学生讲座的课,上课铃响了,班级依旧没有平静下来,一位学生走上讲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超市里的牛奶盒子是方形的可乐是圆形的?之后稍微有点安静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汽车的加油箱有的在左有的在右呢?之后更安静了。接着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酒吧里的水比酒贵,而花生米却不要钱呢?之后全场鸦雀无声。——然后那位学生说:“今天你们听完我的讲座,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都知道了。我给大家讲座的题目是‘牛奶可乐经济学’”。这节课上完之后,全班同学有围上她要和她探讨“牛奶可乐经济学”,有的同学甚至直接去书店点名买《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有的同学评价说,她用我们身边熟悉的例子为我们揭开了经济学的神秘面纱,拉近了我们和经济学的距离,让我们了解了一些经济学的基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在讲台上讲述的时候,在幻灯片出错的情况下也能够机智应对。
这个孩子是个教育者只不过他是不自觉的教育者,有很强的教学魅力。从这个孩子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效果来说可以看出她是出色的教育者。在我们成人的世界,我们通常把学生当成被教育者,当做教育对象。这样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作为那穿着千条线的一根针会十分辛苦,甚至有很多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小助手,如果我们把学生也当成教育者,当成我们的同盟军,我们的工作会变得轻松和简单的许多。
学生作为班主任为主的班级教育者集体中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者,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一位同学他的父亲对《论语》有研究,就让他每天背《论语》,起初他很不愿意。之后有了周一第四节这个讲座课,他就自己研究,给同学们做了有关《论语》讲座,而且只讲“孝悌”的“悌”和“有朋自远方来”。从班级讲到了年级,从年级讲到了校里,最后给老师讲,电视台也来给他录像。
一位孩子,如果用成绩衡量,他不是优秀的,总是70多分,但是他给同学们讲关于书法的讲座时,让我们领悟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长处的,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汗水和辛勤的浇灌。
一位孩子他对“龙”的写法有研究,就为我们讲“龙”的一百多种写法。
还有“粮票的历史”“西餐的起源”“纸飞机的多种折法”等等,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就讲什么,十分精彩。
反观听讲座的同学,也十分专注,十分认真。而且积极互动,热烈讨论。孩子们特别开心,是什么让孩子们发出这样抑制不住的灿烂呢?
因为是自己身边熟悉的同学为自己上课,所以话题更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语言更符合儿童的天性,从演说内容、表现形式上来说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很有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演说者得言谈举止、一颦一笑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先是自己钻研,再互相学习,最后共同成长。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是我这个教师一个人做不到的,其教育效果更使我一个人无法达到的。
一位叫朱怡然的学生说:“这个活动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舞台,你热爱什么,就讲什么,你会讲什么,就讲什么,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幽默,欢笑会一直陪伴我们。”
一位家长说:“这个舞台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激发了孩子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知识可以灌输但能力不可以。
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读书生活时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给学生一片天地,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自由的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能量。我们不要用成绩去衡量学生。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使每一个人得天性和与身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充满人性的教育就是应该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班级日记”
班级日记,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班宝”,它是一本记录着班级开学到毕业,每天发生在班级里面的故事。每一位同学都是记录者,每一个记录者又都是一位教育者,每一天的选材也都是一个教育资源。如果能利用好这样的资源,那么对于班主任来说无疑就是多了五十多位帮手,自然也就能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达到教育目的。
“班级日记”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随便写些什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会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学会帮助他人,为他人而感动,这其实也是一种舆论领导。
“张子剑在领操时,一直很认真,做完后,脸上都挂满了汗珠,虽说他可能穿的多一点,但若动作没有尽力做,穿的再多也不会热到如此地步的呀!”
“今天我觉得最敬佩的人是廖梦怡,虽然她的纸桥没有能够放上20千克的重量,但是她丝毫没有气馁,坚持参加完了比赛,我为她骄傲。”
“今天班级的电脑鼠标垫子破损了,细心的刘昱含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悄悄地从家里带来了新的,我很欣赏她的这种为集体着想的品质”
这些小事情可能班主任无法一一知晓,但是记班级日记的同学会发现,并把它记录下来。做好事的同学得到了表扬,就会更加努力向上,班级也会变得融恰和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就现在的学习大环境而言,学生被成绩、名次压的喘不过气,孩子缺乏快乐,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没有了孩子该有的天性。学校本该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在爱的荒漠中,他们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走出校园,他们又在游戏、影视剧中不断地接触着暴力,从小就可以不经思考地去剥夺别人的生命,这种缺乏人道精神的暗示将会让他们变得缺乏人性,走向野蛮。
作为班主任,我无力改变课程,更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在我的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的自豪会油然而生。我们班的一个孩子这样说:“其实我们班在年级里是最特别的,最有个性的班,我们班每天什么都可以少,但是就是不会少掉‘笑’这一环……”
让孩子们多多的参加社会实践,到天地中,到飞机场,到各种他们敢兴趣的地方,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同时还有“家长”讲座等等,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成为“班级日记”的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在这些活动中也充满了自信,那么多活动总有孩子们会感兴趣的,总有一个是他们愿意研究的。
“今天我最激动的事情就是明天就是我写班级日记了,太期待了,明天一定快快写作业,用更多的时间来精心完成那属于我的一页!”
“今天轮到我写班级日记了,我真的很兴奋,我首先在封面上留下自己的手迹,接着不由地翻开它,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真是舍不得丢下啊……”
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创意无限的奇思妙想,持续一年的不懈坚持,对班级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一种感染,一种影响,当然也是一种教育——孩子彼此之间的互相教育。
“学生也是教育者”这句话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教育能力;二是学生之间也能互相教育,彼此感染;三是当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也随时在教育着我们。
一个身上有着恶劣习惯的男孩,不可能因为别人的一次善意就彻底转变,那种爱心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教育就彻底改变。所以,这个男孩在接受一次善意之后,除了当时的一些小小的感动之外,没有彻底变好。之后在孩子再次犯错时,母亲来了说了很激动的言语,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因为孩子的一句“我就是有病”,我们将计就计,就是带他去“看病”。这个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没了自信,也没了希望,所以希望用医生权威的术语打消他的阴影,还他一片蓝天。
然后男孩的母亲就为男孩情了一天假,带着孩子去南京脑科医院去“看病”,后来母子二人找到我,母亲说:“他真的有病”,原来男孩得了“感觉统合失调症”得这种病的人其实在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他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在别人看来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我决得男孩着几年应该一直生活在一种内心的熬煎中。我问他的母亲:“这病需要吃药吗”男孩一脸天真的说:“要吃药,进口药,一粒药36元”,听过之后我就和男孩的母亲商量,必经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们看看能不能不吃药”男孩却在旁边大声的说:“不,郭老师,我要天天吃药,因为只有坚持天天吃药,我的病才能早点好,只有我的病好了,我才能当个好孩子!”说着无心,听者有愧,都这个时候了,他还心心念念的要当个好孩子,我都没有任何一个时候把他当成一个未来的好孩子看待过,我觉得愧疚。孩子这番非常无意的话也在教育者我。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当好孩子的愿望。
当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后,反应不一,尤其是那些平时就叫他“神经病”的孩子,得知他真的有病,后叫的更欢了。当男孩不知道自己有病时,别人叫他“神经病”,他会大声的说“我就是有病”,而当他得知他真的有病时,别人再说他有病他就十分不舒服,所以有一天上学,他拿了一把剪花木的剪刀来到学校,见什么剪什么。我就十分担心的问:“孩子,你带剪刀干什么啊?”他说:“美术课要用”,我说:“那也不用这么大把剪刀啊”之后我就给他换了把小的。第二天,他又拿了一个美工刀,威胁哪些班级里成绩好的同学。我觉得他太想当好孩子了,所以对那些好孩子特别反感,每一次考试之前,他都跟我保证说一定要考得优秀。在他的爸爸把他领回家之后,我到班级非常生气的对全班同学说:“他把他的病情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嘲笑他,讥讽他,是他真的把你们当成朋友,当成亲人,他希望把病情告诉你们得到你们的谅解、帮助以及支持,谅解他以前的所作所为”全班鸦雀无声。男孩的同桌是一个女孩子,学习非常好,也被她威胁了,后来女孩的父母给我打电话,非常委婉的表达了希望能给女孩调一下座位,但是当我把她和那个男孩分开的第二天,女孩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并且对我说:“我知道您给我调座位是因为我妈妈给你打电话了,可是郭老师,我不要调座位,他不是有意要伤害我的,他只是控制不住,郭老师您想想,如果连我都不和他坐了,那谁和他坐啊,他不是太可怜了吗?”我又一次被震撼了,我们成年人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宽容,而且她的想法是那么的朴实。
而之后那个男孩在同学们都放学之后,回到教室,开始扫地、拖地、擦黑板,把每一个桌子都擦干净,并且在每一位被他威胁的孩子的桌上留了一张道歉信,在我的讲桌上也留了一封道歉信,他的行动给了我一种希望,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已经要开始改过,他的这个自我教育的效果也会影响和感染其他孩子的。
之后的春游,全班的孩子和他在一起,我感到很欣慰,我的学生没有放弃他。男孩对中草药很感兴趣,我就鼓励他做一次关于中草药的“班级讲座”,一个平常连笔记都写不好的学生,认真的准备,在班级里做了一次成功的讲座。他讲完之后,同学们都非常钦佩他。
这个男孩的故事非常长,而我讲的这几个片段,只想印证一句话“学生也是教育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也可以去感染别的同学,更感动着老师和家长。把学生当做教育者,不是要我们放弃教师的责任,而是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的教育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真诚的向学生学习,以完善我们和学生一同成长,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因为有了这群孩子们和无数关心我的人我感到很幸福,我惦记着孩子,孩子也惦记着我。
毕业前夕,那个男孩又犯错误,我正在教育他,他却突然说:“郭老师,我们毕业后,你千万别去教五年级五班啊”
我很疑惑,他却说:“我发现五年级五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比我还要坏,我不想你再去教那个班。”他心中还在惦记着我,他觉得他已经让我费了很多心。 毕业之后,他的家长给我发来短信:郭老师,您好!一年里,您用耐心和细心让儿子暴躁的性格安定下来,让他变得懂事了,他的成长您付出的比我们家长还要多!他能顺利毕业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您的教导师分不开的!非常感谢您……
有这样一句话“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班主任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我愿意用爱,用智和孩子一起编织故事,让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叠并交相辉映。这是教育职业的意义,也是我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