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师论文>> 正文内容

浅谈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两种复习课的案例阐述如何利用结构化问题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自主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各种思维能力以及对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结构化问题,新课程标准,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

    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听课没有精神,课堂效果差。究其原因,我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机械性的重复内容、没有新的要求,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把复习课单纯的理解为背知识点、划重点。这样就很难达到复习的目的。要使复习课真正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从而为综合应用打基础,关键是让学生自主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去挖掘知识,整理和应用知识,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参与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联想、归纳、总结。 这一点与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是相吻合的。下面通过章节的复习和章节的总结两个方面来谈谈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一、章节的复习
    在章节的复习时要抓住本章节的重点和能力要求特点, 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筛选后,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设计结构化问题。要求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展开、分析,找出知识点,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来达到复习巩固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如我在复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节时,设计了这样的结构化问题:
    1. 请说出肌肉细胞与肝脏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 与叶肉细胞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画出知识结构图,时间限制为10分钟)
    1.1.请画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示意图。(要求学生画草图,时间限制为5分钟)
    1.1.1请看挂图,写出图中细胞结构名称及其功能。(时间限制为3分钟)
    2.构成生物体的细胞都是一样的吗?最明显得区别在哪里?(写关键词,最后要求学生举手表决,时间限制为5分钟)
    2.1同1.1.1
    3.请用适当的方法总结出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作为本节课的总结,不要求统一,时间限制为10分钟)
    4.细胞是一成不变的吗? 如何变?又如何不变?(作为课后作业,回答此题需要用新陈代谢的知识)
    问题1使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问题1.1和1.1.1是为那些不能回答出问题1的学生提出的二级和三级子问题,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回答问题1时,常出现表达不清楚、思路不清晰、答题不完整、结构和功能不清楚、甚至根本就没有思路等情况,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这正是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提出问题1.1 、1.1.1甚至还可以提出问题1.1.1.1来降低难度,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
    这样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做出回答的主动学习过程。使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提供线索,以问题呈现知识,学生依据问题挖掘知识,各自归纳总结的,以人为本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这于新课程标准是一致的,从教学观上,使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学生观上,弘扬了学生的主题精神;从教师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的观念。通过教师的督促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这样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章节的总结
    在章节的总结性复习时教师要找出本章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根据知识重点,能力要求层次,设计出结构化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能够了解到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即是我们复习总结的目的。如我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总结性复习时,设计了这样的结构化问题:
    1. 你能从理论上证明人体每个体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吗?(要求学生画出发育过程图解并进行简要说明,时间限制为10分钟)
    1. 1人体细胞的最终来源是什么?(要求学生写出关键词,最后举手表决,时间限制为3分钟)
    1.1. 1你能说出有丝分裂的主要特点吗?(要求学生列提纲,时间限制为6分钟)
    1.1. 2由一个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是相同的吗?(要求学生用草图来说明,时间限制为6分钟)
    2. 你能用图来表示出减数分裂的特点吗?(要求学生绘出有三种不同的染色体行为的细胞图,时间限制为6分钟)
    2.1你能说出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吗?(列提纲,时间限制为3分钟)
    3.绘出人的世代图(用简要的文字和线来表示,作为本节课的总结,时间限制为10分钟)
    4.不同的器官是怎样形成的?(作为课后作业,这题需要用遗传学的知识)
    4.1为什么原来一样的细胞会变成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同3题)
    学生要回答问题1,必须了解发育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来龙去脉。这样就把发育一节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回答。问题1.1 ,1.1.1和1.1.2是问题1的子问题,其作用与章节的复习中子问题相同。学生回答问题1时常出现重视结论而不看过程的现象,即用一句话“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相同”来回答。这样就把一个活的动态过程,变成一个死的结论。这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疑问,引导和帮助他们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整化,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学生通过对结构化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会掌握各知识点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从而进一步通过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人在认识和能力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个体认识结构的差异,学生头脑中没有知识结构,只有零碎的知识就无从顺利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论和总结,掌握的知识才更牢固,理解才更加深刻,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这样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比教师在黑板上给出知识结构图,再讲解关系要好的多,因为教师给出的知识结构图是通过教师的思维活动来总结出来的而对学生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并没有经过他们的思维实践,学生只能看的懂且不会用。
    通过上述两种案例的分析,我们会对过程完整化教学理论及其机构化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有所感悟,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我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学习、探索找出适合学生的,适合素质教育的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参考文献:
陶 哈斯巴跟:《过程完整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板。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