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师论文>> 正文内容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主要内容:转变有关师生关系的传统观念,建立新世纪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和民主的关系。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   民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和研究师生关系问题,不仅有迫切的现实需求,更有深远的历史使命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着下个世纪民族的命运,全新的教育观念,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这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不可忽视。
    经过调查显示:在学生看来,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同学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应该不仅在课堂上在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对成绩好或差的同学一视同仁。我们学生要对老师尊重,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老师能真正理解学生、师生间做到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学生能体谅老师的苦心。”“融洽、无隔膜、坦诚相见”:“在平时是朋友,在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老师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而老师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家长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上课时应该是老师,课余时像朋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使孩子心中最信任的是老师,有心里话也愿意跟老师说。”“老师爱同学,同学尊敬老师,老师与同学像朋友一样。”从问卷调查分析,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大家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就说明,老师和学生都希望建立平等且民主的关系。所谓“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有二层基本含义。一是老师与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平等的,也就是说老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去奴役学生;二是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学生的个性有多大的差异,老师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去偏爱某一部分学生,歧视厌恶另一部分学生。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创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呢?
    第一:相互认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注重外貌美,服装整齐,典雅大方。因为外貌美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十分微妙,它往往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其次,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塑造美的气质,表现出优雅的举止、风度。教师只有靠自身高深的文化素养,德才兼备的条件,才能具有永恒的魅力。再次,教师要注重上好第一次课,组织好第一次活动。随着师生双方熟识成度增强,感情加深,双方的相互认知又进一步趋向深刻和稳定,师生交往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定,因此易建立稳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完善个性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人总是有个性的,人的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人的不同个性在人际交往中又常具有吸引力、互补性。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发现自己个性的不足、缺憾,往往羡慕别人个性的表现力,去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也就是至善至美的个性,这样就形成了双方相互接近的需要。师生双方都要做到大公无私、襟怀坦白,不感情用事,对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待人诚恳、信任、理解、同情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彼此欢迎,达到心理共容,保持长久的友谊。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都应该加强个性锻炼,逐步完善自己的个性。
    第三:采取民主的方法效果最佳。
    八十年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虽然是就高等教育而言,但我认为这种思想应当成为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并且努力去不断实践。这种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民主的思想。在社会机制还不是十分平等的今天,民主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民主能促进平等。
    首先,教师应当由衷地欢迎各种不同的学生前来就学,并且能真诚地与他们平等相处。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今天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极大的震撼力。那种以考试成绩来分别对待学生的做法是多么的荒唐和不可理喻!
    其次,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还要鼓励不同见解的学生之间展开有益的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此其一。其二,尤其是那些看起来错误的见解,教师也不能粗暴武断地予以否定。相反,也要予以肯定,肯定学生提出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证明这种见解的意志和决心。这次的见解也许是错误了,但只要他的勇气、信心还在,将来他就有可能提出更深刻、更有创意的见解,何况有些见解是否错误,并不是一时就能判断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见解与书本上的不同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否则,就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大胆假设的勇气,而科学的发展又是离不开大胆假设的。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特别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是说明他们有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其中就包含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本身也说明学生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并且希望能和老师共同探讨。此外我们还必须注意,我们在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时,千万不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这种不平等、不民主、独裁的做法不但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和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问题都应欣然接受,不能拒绝,更不能因为有些问题看起来荒唐而予以粗暴的训斥,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也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比如说爱情问题,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都是极感兴趣,担心被训斥,其实,我们教师大可不必训斥他们,他们有权得到这方面的知识。正因为缺乏这些知识,他们就有可能干蠢事,干了蠢事又会使他们增添无穷尽的烦恼。我们教师为什么不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他们共同探讨一下呢?我们不妨讲讲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也让他们谈谈各自的想法,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这有什么不好呢?
    最后,教师能够容许学生犯错误。道理很简单,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容许他们犯错,更要容许他们重复一些错误。任何一个学生的最初犯错误时都不是故意的,没有学生会故意去犯错误,真的没有。尽管有些学生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而做出一些违抗教师意志的事,但我认为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的教育策略的错误。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特别是重复错误时,教师大可不必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这既是教师个人的涵养问题,也是教育策略的问题。此其一。其二,有些错误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问题全在于我们教师怎处理,处理得当,学生的错误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件大好事,处理失当,就会使学生一错再错,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由最初的无意演变成最终的有意对抗。诺贝尔获奖得者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读小学时是一个好奇又好动的男孩子。有一次,他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把校长的宠物狗给杀了。如果你是校长,你会怎样处置?想不到那个小学校长当众宣布他的处罚决定,要求麦克劳德画一张狗体骨骼图和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从那以后,麦克劳德对解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说是小学校长造就了他。小学校长正是以他宽容的态度对待麦克劳德的错误,他知道麦克劳德杀自己的狗绝不是故意,更不是恶意的。如果他采取另一种处罚方式,也许人类社会就少了一个解剖学家,也许还会造成比少一个解剖学家更严重的后果。其三,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屡犯错误就认定那是差生、坏学生。你能这样认定吗?反过来看看我们教师自己吧,开会时,我们有些教师不是经常迟到吗?听人家作报告,我们不是也在窃窃私语吗?如果有人因此而认定我们这些教师就是差的教师,坏的教师,你能接受吗?我们教师都可以这样,学生当然也可以这样。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予以接受,然后再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找纠正错误的有效途径,麦克劳德的小学校长的那种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学生才会打心理信服,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才会主动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与管理,既有利于学生成长,也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第四:增强师生交往的时空及频度。
    由于师生关系与师生交往的时空和频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通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 能的培养、伦理道德的教育感染来影响学生,但同时也从学生的言谈及目光交流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师信任与钦佩,从而激发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业务上更加精益求精。 同理学生从教师那儿体验到关心、爱护、帮助、信任也就更加激发自己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也就更关心自己的品格、才能、意志力的发展,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另一方面要减小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减小与教室后边学生交往的空间,定期让学生交换座位,改善因座位在后边的学生与教师交往频度低的负面影响。
    第五: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科学的生命力同样在于创新。江泽民主席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土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时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心里都有着同样的一块心病,那就是建国50多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在每年的国际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大赛中所取得的奖项让所有其他国家瞠目。然而据报载,1999年在国际专利委员会申报的专利项目中,美国有40万项,日本有20万项中国却只有1万项。听起来实在让人寒心。为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因为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孩子的天性是富于幻想,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恰恰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教育他们如何听长辈的话,如何循规蹈矩,凡有新思想总被视为异端而加以制止。在这一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有多大创造力?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致命伤。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向以知识积累为主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此,我们做教师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我们并不是因此就无所作为了。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至少让它生根、发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各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立即转变传统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作用,力争尽早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全面发展,而不良的师生人际关系易损害或阻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所以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慎重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使处在良好人际关系中的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这正是教师光荣的使命得以试想的标志。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