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师论文>> 正文内容

回忆,是种温暖的痛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知道老师去世的事情,是在网上;同学发布了消息。
    其实,我对网络很是隔膜.内心的排斥有时是不需要多少冠冕的理由的;只是觉着凡事一旦太过便捷和简易,便失去了它应有的厚重和美质,而这份感悟,也许是和读魏晋时向秀的那篇怀念嵇康的《思旧赋》有关。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就写道:“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
    鲁迅的文字,我一直爱读;就以此段文字来看,也颇有《思旧赋》的遗风的。向秀也好,鲁迅也好,其文字的诱惑很在于它的隐约和深邃。这就象遥望魏晋时代的名士——在浅陋粗鄙的举止下包蕴着一份玄远和莫名的神秘。象阮籍,象嵇康:有时你会觉得,他们离你很近,音容颜色,发毫毕现;但细一端倪,却又发现他们飘渺于天际,无际可求。
    魏晋名士这一遥远的绝响,就是在大二时,由陈广武老师讲授给我们的。
    老师讲课,其声如洪钟,其态如塔松,语势峻急,而神情安适。讲阮籍时,从容纵横:从阮籍饮酒一醉四十天讲到他临歧路号陶恸哭而返;从阮籍于苏门山访隐士彼此山下山上呼应长啸再讲到其善为青白眼。阮籍酣嗜高卧的奇绝风貌,夺眶而出滂沱恣肆的眼泪,那于山风暮霭间回翔飘扬的哨声,青眼白眼流转间的孤傲索寞……皆在老师言语的雕塑中浮现、凸显。似浮雕,清晰、峻朗;象国画,流动、超俗。老师讲嵇康,“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大家听到此处,很是惊异,老师也就顺乎这种情势,极尽渲染,临到末尾,又转向平直,语调平缓,不事雕琢,也不着力,似在叹惋中,寄寓着一份对古人深长的感喟。
    当然,陈老师倒也并非总是这般的恢宏与沉稳。
    一次,他提到自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进修时,因不懂外文,竟读不下钱钟书的《管锥篇》。言及至此,话音中陡然带出一种深切的怅惘和遗憾;课堂上一时也寂然无声,同学似也在咀嚼着那份治学的苦楚和无奈。
    最让我忘不了的是一次作业。我写的是《谈项羽形象的悲剧色彩》。因为写时还算用心,也就希望着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后来在讲评时,老师还真的念到了我的名字,评定我的作业为“优”;待发下作业后,我还发现在一段用排比句表达的语句下老师用红笔一行一行地划了线条,以示肯定。而在最后一页,老师又写下评语:“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有些警妙的评语,还有些评语病。”这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欣悦,将作业的几页薄纸反复翻视,也进而增长了我求学的兴味。
    现在,以一行浅浅的评语影响了他学生的陈广武老师倒去世了。
    给大学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问了情况,说老师是从包头探亲回通辽的当晚,大概是因为旅途劳困,突发脑溢血,不及抢救,去世的。
    手里还存有一张老师的照片,那还是在大三时,班级去莫力庙水库游玩,在叫做“八棵柳”的地方,我给老师拍摄的。其时,夏阳临空,水波不兴,柳影班驳,照片中的老师横眉立目,前额宽展,颜面方正,似冷眼向洋,但无丝毫的骄妄和作态。
    同学也先后在网上发表了挽联。
    一则为:荡荡胸怀魏晋古风滴血凝成中国古代文学史恢宏巨制存天地,铮铮铁骨慷慨佳话倾心华夏千古士人格皓首穷经赍志没。
    一则为:广览经书,时吟时叹,孔武有声,堪为北疆洪钟;好为人师,善思善辩,深爱无言,实乃后生楷模。
    我也写了一联:有魏晋之遗韵,无时下流俗之矫狂。
    这些也许不一定十分的确当,但,以此作为我们学生对老师的纪念了。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观察是什么[ 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