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师论文>> 正文内容

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点击数: 字体:

[主要内容]:学习《新课标》和课程改革的内容,转变教学观念,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关键词]:“教教材” “用教材教”

    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两种“教材观”有何不同。
    “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过多的分析、讲解、灌输,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用教材教”是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延伸、知识建构等,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实现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 知 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
   “教教材”是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用教材教”才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呢?我觉得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
    针对具体的历史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写了哪些历史人物,哪些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什么历史意义等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师生外出旅游,可有目的地选择事件发生的地点;阅读课外读物时有重点地选择要读的篇目;进行历史考察时,会关注有关人物及事件……从而有助于课外资源的搜集、加工和积累。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中有关鸦片输入带来的危害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吸食毒品带来的严重后果,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现在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禁毒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而且还让学生学到了其他的知识。
    第二:要以教材为载体加强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
    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丰富的学科,和其他科目的联系都很强。诸如语文,政治,地理,法律等等。这就学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了。例如近现代史中有关战争的内容很多,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来说,在讲述时,可以联系地图册进行讲解,加深学生有关地区的地理印象,同时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查寻那些历史地点(沈阳,锦州,张家口,天津,北京等等)今天有什么变化或特色。古代史的内容就涉及更多方面了。
    第三: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除了搜集加工课程资源,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外,如果能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像,就会更好地激发其创造潜能,更有利于教材的创造与开发。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有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定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前提,以给师生准确定位为根基,教师绝对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这样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这种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在交往的师生观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劳动不再是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而是分享学生成长的喜悦。对学生来说,则是精神的升华,个性的解放,创造性的裂变。我们要做开放型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教材是教书匠,用教材教才是专家型的教师。我们要做开放型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价值生命。要从裁判员转变为探宝者。使学生的主体开放,做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评价中不揭短、不挑刺,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孩子们,给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学习伙伴。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现在,我们都在学习新课程标准,过去我们强调“扣纲依本”,而新课程则是“一纲多本”,(1)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2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3)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方案。这样使教学活动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囿于教材,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生命的内涵,提高综合素质。
    而“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不再只关心教材、只关心自己怎么把“书”教好,而是首先关心对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知道些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有过怎样的体验。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整个教学过程的着眼点始终在学生。我们在教学中“教”的许多东西其实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但是,过去的教学,教师不管学生知道什么,只管按照教材的体系、教材的顺序、教材的叙述去讲,结果常常是学生已经懂了的东西,教师仍然不厌其烦地“教”,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一节课下来,学生常常没什么收获。“课改”课不再是这样。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的,教师不讲;部分学生知道的,也尽量让懂的学生去说给不懂的学生听,而不是由教师来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去互帮互学。就是学生们都不懂的内容,也不是由教师“灌”,而是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学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寓教于乐地学。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文字的排列顺序一变,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大不一样的。在这种“变阵”中展开了一个令人遐想的教育世界。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从理想化状态来说,至少是有区别的。“教”教材,很明确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是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依据是相对固定的结论,视教教材为静态过程,比较狭隘的。而用教材“教”就不同了,教材在这里是“范本”,教师不光是解释教材,而是要用教材作“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可以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反正不止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前者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后者是以人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是指超越教材,不受教材的限制,教材只是教学的一根"红线",我们应围绕这根红线采集各种素材,完成教学任务。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