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文明之窗>> 师德师风>> 教师论文>> 正文内容

珍视“独特感悟”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宰课堂上的一切,教师的指令就是圣旨,“我讲你听,我将你记,我出题你做题”不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即使是问题,也是老师问学生答,最后又回归到老师或教参的标准答案上来,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学习激情,不能体现个性。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自觉实践,更何况不同阅历的读者有不同的感受,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人,应让学生用自己的阅历、敏感去体验。只有这样做,能做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大幅度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要改变过去学生作为“消极的知识接受者”的局面,教师的教育观念就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要实现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到“教师适应学生的学”的转变。我觉得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首先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重视诵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发现
    面对一篇篇学生生平第一次接触的文章,面对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受,这样的感受便是学生对这一篇篇文章最直接而且最真实的自己的理解,而我们教师往往习惯了“一言堂”的做法,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教学参考书上的注解强加给了学生,孰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是剥夺了学生自己美文的权利,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朗读,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以至于与作者水乳交融,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为文中之谈天说地而晓理,为文中慷慨激昂而奋发。学生用心去朗读,就可以感受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净化了心灵,提高了思想素质,把文中那精妙的谴词造句、那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在诵读中吸收过来,在脑中储存起来,这很利于把作者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文化素质。
    例如我讲授元杂剧《窦娥怨》,给一课时自己阅读,我请学生概括:“果理解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第一桩、第二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学生理解的非常好,而对于第三桩誓愿(楚州抗旱三年)这一誓愿学生理解到:“反映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有的同学说:“一层比一层深入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突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窦娥第三桩誓愿不好理解,为什么就要楚州抗旱来表现自己对官吏的不满。我认为这是作者认识上的不足。”我乘机大家,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这桩誓愿呢?这一问题是我备课没有准备的,我请同学们代我回答。”学生们的兴趣又一次被我调动起来,争执非常激烈,我这时感觉到,以往的教学,我总是从开讲到最后。每当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总有种万事大吉之感,孰不知我只是将教参上的理解说给了学生。对学生而言,除了有种似乎“填饱”了的感觉,其他无所收获。这时,我有种豁然开朗之感,我也意识到,教法非变不可了。
    二、 教师要少讲,即使需要讲的也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讲。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教师讲的那么多,学生一节课里能记得住吗?就算学生能记得住,学生得到的又是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不能不使教师认识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这个信息社会的教育,“填鸭式”的教学已经在培养着一批批的惰性人才。教师在课堂上少讲,这是珍惜学生的时间的表现。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一生中的青春年华,这时学生最有活力、最敏感、最易吸收、最会思考,是人生的黄金时间,教师只要控制着课堂,把绝大多数问题让给学生自己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最好的语文教学。教师能克制自己的讲话欲,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消化,自己去记忆。我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当让大家分析“江上聆听琵琶曲”这节时,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又在黑板上写了个问题“请你总结这一节中是用什么方法描写音乐的精湛技艺的?”学生们开始自主探究,不一会就写出了关键词。有的同学写到:“这段描写采用了绘声绘形的手法。”有的同学写到:“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有的同学则说:“这段描写最主要是从听者的感受来写的。”我乘机又问:“那你们能借鉴这篇文章描摹音乐的方法描摹一下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吗?”我给学生放听《二泉映月》,听完后,我要求大家将听曲之后的感受写下来。不一会儿,好多同学就写完了,其中一位同学写到:“琴声凄切,象是在娓娓到来平生的境遇和内心的情感。婉转中又夹带着抗争之意,颤指与揉弦呈现自如出神入化,极富有歌唱性,曲调柔美到急切再到柔美。听后使人无不动之以真情。”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将听后的感受如此深情地写下来,显然我以前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填鸭式的教法,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不会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 课堂上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有偷懒的机会
    正如吕正之教授所说:“课堂上,有学生玩小动作开小差,是因为老师给他偷懒的机会。”每堂课,每位学生都有40分钟的学习权,教师应给每位学生40分钟的收获,切勿因为少数,甚至是多数学生的学习而浪费其他任何一位学生的一分钟,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备课这一环节工作,从教学设计上下工夫,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在课堂上留意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在课堂上,我非常留意每位学生的眼睛,因为眼神告诉我所看到的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倘若神情恍惚、心不在焉的话,学生的眼睛可以反馈给你。为了做到不使学生偷懒,课上,我不仅留意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还将不同类型的作业发给不同的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距,这样使所有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做,不至于使学生课上无所做,而导致偷懒。
    在探索试图改变教法的日子里,走了许多弯路,常常因设计不出高瞻远瞩的问题,而致使对课文的处理太简单,还常常因为自己着急讲课将标准答案强加给了学生,还有的时侯出现了备课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但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我的执着应换回喜悦的回报。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