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锡林浩特第六中学 >> 教育教学>> 教育管理>> 行政后勤>> 正文内容

浅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霍燕军校长在市委理论务虚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校办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3日 点击数: 字体:


    在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刚上任7天的袁贵仁部长明确表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新目标,并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即,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要求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由此看来,今后一个时期内,基础教育的工作重点将是全力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所以,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首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先富”发展战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或个人优先发展富裕起来,而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教育同样遵循这一发展思路,并受其制约。如今,“共富”战略已取代“先富”战略,相对而言,如果说以往更多地强调效率,而现在则更加强调公平,更加强调教育平等权。从以往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到今天强调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但在享有的教育质量上却有很大差距,因为地区间、一个区域内的学校间、一个学校的班级间,教育资源的配置都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事实上,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同样是不均衡的)。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提供充足的保证。当然,均衡发展不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更不是让发展快的区域停下来,把发展好的学校拉下来,而是加快落后区域的教育发展,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让所有适龄人群都能够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
    其次,渴望教育均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民众的基本权利与合理诉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明确将教育平等作为基本人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公平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受教育权利作为基本人权越来越引起民众的高度重视。从理论上讲,接受教育是一个人发展的先决条件。受教育的岐视必然使公民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使表面上向他敞开的机会失去意义,等于没有机会。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的背后,往往是所受教育的差距。一群普通的农民与一群大学生所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肯定是一不样的;一个只接受过小学、初中教育的人,他个人发展的最高水平可能只是当个村长,也许还当不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关乎一个群体的前途和命运,关乎一个人的一生。事实证明,教育的不公平是社会上最大的不公平,其它的不公平大多数都起源于此。所以说,民众渴望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发财致富,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人生,这是最基本的、最合理的诉求。虽然,教育问题千头万绪,但在老百姓眼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公平”,“公”就是公正,“平”就是平等,这就要求我们决策者、管理者顺民心、合民意,努力创造条件,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不“公平”的问题。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 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教育资源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二是管理者和教师队伍的调配。前者是物质资源,是办学的基础和条件,后者是人力资源,是体现办学水平的关键。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存在着差别。老百姓之所以闹择校,也是奔着这三个方面来的,一是想让孩子在设施先进、条件优越的环境里成长;二是想让孩子在最好的老师名下学有所成,梦想成真;三是想让孩子在严格有效的学校管理中学会做人,既使不能成龙成凤,起码也不致于学坏。所以,要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问题,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达到一个相应的标准。二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乃至于班级之间的师资水平大致相当。三是要大力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特别是校长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其实,在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上,我们锡林浩特市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来,市委、政府把实施“两转双赢”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与教育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坚持打造全盟教育中心的目标,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三年投入近五亿元,先后实施了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两基”巩固提高等重大工程,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完善、落实了各项助学政策,今年又实施了“四个一帮扶工程”,这一系列举措使薄弱学校得到了改造,使弱势群体的子女得到了扶助,使牧区的孩子们享受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不仅改善了他们的学习环境,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时,市委、政府领导也清醒地看到了我市义务教育仍然存在区域内校际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正在着力解决学校布局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的问题,着力解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问题,着力解决校长队伍建设的问题。我记得,在今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牛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步伐,力争三年时间实现旧城区学校布局趋于合理,新城区学校布局辐射带动,全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合理配置、优化配置的目标。——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性意见,是一个令全市教育工作者振奋的意见,是一个让人民群众欣喜的意见。
    三、对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锡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我时刻在关注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经常在思考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对于市委、政府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决策,对于我市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的教育工程,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措施等,我表示完全赞同,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仅把自己的几点想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简要的汇报:
    第一,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困绕各级政府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的问题,被认为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但是,我不担忧“钱”的问题,因为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投入必定会水涨船高,再加上市委、政府领导优先发展教育,打造全盟教育中心的决心,还有全社会对教育高度重视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得我市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难得的发展机遇,教育投入必将会得到保证,必定会大幅度提高。
    第二,关于校长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学校建设靠政府,学校管理靠校长,教书育人靠教师。试想,当我们实现了基础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市委、政府把一所所标准化学校交给我们,我们的校长们能不能把学校管好,把管理水平提上去?我们的老师有没有能力把学生教好?我们能不能达成市委、政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美好愿望?所以说,校长队伍的培养,教师队伍的培养以及储备必须要先行,这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教育发展的大事、要事。
    第三,关于择校问题。
    关于择校问题,就全国来讲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一方面表达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从理论上讲这是教育乱象,是不正常的。但从教育发展规律上看,这却是正常的,用市场经济眼光来看,当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人们必定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关系、各种手段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我相信,随着基础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的实现,这种现象自然会消失,即便个别择校现象依然会存在,也无关大碍。
    第四、关于改善教育环境问题。
    随着我市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我市已发展成为“牧民转入城市”和“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成为“人才流入城市”,这样,教育环境的优化就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经商人员和引进、流入的人才,不论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个人事业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固然是生存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发展前景,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孩子的受教育环境和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优化教育环境,也是优化招商引资、引进人才的环境,为了吸纳更多的人口,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加入我市的经济建设大军行列,必须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优化教育环境。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